Search

【關於彈琴這件事】

哥:你在做什麼?
弟:發揮長才。
哥: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關於彈琴這件事】

哥:你在做什麼?
弟:發揮長才。
哥:??
弟:用美妙音樂幫你陶冶性情。
哥:...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其實弟弟的琴音一點都不美妙,美妙的僅是他喜歡彈琴的心!

兩個兒子的琴齡都超過十年,但面對彈琴卻是佔據常態分配的二端。

彈琴是哥哥的興趣,尤其進入青春期後,他練琴非常投入,即使在課業壓力最大的會考前,他依然不懈怠練習。

彈琴也算是弟弟的興趣(吧?),他喜歡彈琴,但沒有耐心,不願意下苦功,所以,長期都在彈琴,但也長期呈現零零落落的狀況(感謝鋼琴老師可以忍受他這麼多年)。

暑假結束前,二個小孩暫停了鋼琴課,分別學了十二年和十年的琴,停課對他們來說是很難下的決定,但弟弟的晚自習和哥哥的社團活動讓練琴時間嚴重壓縮,沒辦法有持續而長時間的練琴,對於現階段曲子的難度駕馭已然吃力。

我讓兩個孩子去思索彈琴對他們的意義,也跟他們分享:取捨之間不必然只能是放棄,也許可以找出與鋼琴保持關係的更好方式。

停了課後,家裡的琴聲並沒有中斷,他們會把自己喜歡的流行歌曲配上伴奏彈出來,也會把以前辛苦練成的演奏曲一再溫習。

當彈琴不再是一曲曲的技巧砥礪與難度攀升的磨練後,那種目標達成的自我壓力減少了,彈琴有了情趣,成就了另一種生活樣貌。

聽著這些或悅耳或吵雜的琴音,我會想起三十多年前,六歲的我坐在鋼琴前,按下人生中第一個琴音。跟兩個兒子一樣,我也走過歡喜學琴、遇到瓶頸、抗拒、疲累、不捨、中斷、轉換...,直到有一天,再回首,發現彈琴竟是成為生活中最美好的印記。

希望兩個小孩也可以在彈琴裡,慢慢地發現屬於各自的美好!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與兒子們的生活、閱讀、思考與對話
View all posts